研究我國現代物流的起源與發展,就必須先要深刻理解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因為兩者有著魚和水的關系。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電子商務一進入中國便開始迅速落地推廣,但事與愿違,開局并不順利。通過采取傳統的商業模式打法,即單純依靠業界炒作、媒體宣傳并不足以使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中國市場取得快速且長足的發展;落后的支付手段和緩慢的物流配送仍然使電子商務看起來像個空白虛妄的理論名詞。究其原因并不是技術的欠缺,而是落后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方式所致。
電子商務概念起源于美國。而與之相匹配的美國現代物流自1915至2000年已有85年的歷史,美國是在物流系統和信息系統已發展到很高水平的前提條件之下,利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即EDI,也就是電子商務的前世),目的就是為了簡化訂單的處理過程從而加快物流運行速度,提高物資利用率。電子商務的提出同時也是為了解決繁瑣的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的處理對現代化物流過程的緩滯,從而進一步提高現代化的物流速度。
美國在定義電子商務概念之初,就已經擁有強大的現代物流系統作為支撐,如魚得水,只須將電子商務與其進行對接即可。而2000年之后的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物流業本就起步晚、自動化水平偏低,在引進電子商務時,并不具備能夠支持電子商務活動的現代物流系統,只是盲目發展電子商務而不注重研究和發展現代物流模式和配送體系,所以在2000-2008年電子商務發展緩慢,初現失敗的發展局面。
終于,以京東商城、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巨頭開始意識到現代物流的重要性?,F代物流更側重于網絡經濟性、可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支撐保障,而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樣也推動著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化的進程,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從經濟層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單純依賴商流“低買高賣”賺取利潤的機會愈來愈少,互聯網基礎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已明顯削弱。因此越來越多的全產業鏈中的企業逐漸將目光轉向素有“第三利潤源”之稱的現代物流,紛紛投資興建不同類型的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因此現代物流能夠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功不可沒;而正是電子商務巨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才使得中國的電子商務規模一躍站在世界的頂點。
現代物流其本質是一個由一系列活動組成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系統或過程,目的是使物資和人員在一個企業,進而在整個供應鏈內以一種有序、經濟、便捷的方式進行流動。只有這樣,物流活動在戰略上的潛在價值才能夠得以實現。而構成企業物流管理的活動因企業而異,取決于企業特殊的組織結構、管理層對物流范疇的不同理解,以及單項活動對運作所起的不同作用。通過跟蹤產品從原產地到消費地的流動過程,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發生的重要活動。美國物料搬運協會(MHIA)發布的典型物流系統組成要素包括:客戶服務、需求預測、庫存管理、物流信息交流、物料處理、訂單處理、包裝、零部件和服務支持、工廠和倉庫選址、采購、逆向物流、運輸管理、倉儲管理。